云端美智专注于收录分享优秀的各种范文模板的优秀文章类网站,汇集大量优秀的合同范文,演讲稿范文,主持稿范文,各种演讲稿范文,各行业实习报告范文,各种总结样本,工作报告范文全部免费下载。各行业辞职报告等优秀范文免费下载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简历范文> 正文

小石潭记教案_小石潭记教案及设计意图

小石潭记 教学设计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1. 教材地位:这是一篇较为典型的“写景记游”文言诗,通过细腻观察小石潭的美景,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作者柳宗元通过游记的形式展现了大散文的特点,既注重诗歌形式,又强调文思的表达。
  2. 作用: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大散文的魅力,掌握写景的方法,积累文言词,体会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同时,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2. 理解《小石潭记》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3. 掌握“读”“写”“听”的多感官学习方式,掌握游记文的写法。
  4. 过程与方法
  5. 通过朗读、自读、小组探究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技巧。
  6. 经历从发现到欣赏再到写的过程,体会作者思想变化。
  7. 情感态度
  8. 感受大散文的优美和深邃,增强文学素养。
  9.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2. 精确掌握“移步换景”、“全景描写特写”的特点。
  3. 掌握观察景物的技巧,正确运用字音。
  4. 难点
  5. 辨清作者思想变化,准确理解“行”“游”“静”的对应关系。
  6. 理解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感受作者的悲凉之情。

四、教学方法

  1. 诵读法:以优美的画面为背景,让学生在优美的文字中感悟。
  2. 讨论点拨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习效果。
  3. 情景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的想象。
  4. 迁移练习法:结合具体例子,促进知识的内化。

五、教具

  1. 多媒体投影设备(优美的画面)、字幕板(文字),小组探究提纲等。
  2. 练习册、作文纸,学生课后进行背诵训练。

六、教学程序

  1. 导入
  2. 导入:同学们,面对美丽的大自然,你肯定有无限的感慨。让我以读代讲——《小石潭记》,教你们如何用文字描绘自然景色。

  3. 导语

  4. 教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内容吧!《小石潭记》是唐代大散文家柳宗元的作品,通过细腻的观察,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深沉与忧思。

  5. 正文

  6. (多媒体展示以下内容)
    | 步骤 | 内容 | 集体回答 | |--------|------|----------| | 1. 发现小潭经过的句子 | 叙述发现的过程,如“隔、闻、伐、取、见”等。 | 提问:作者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这些动词有什么特点? | | 2. 案例分析 | 介绍小石潭全貌、水和鱼的特点、源流与氛围的表现方法。 | 预设问题:
    - 影响因素有哪些? - 在特写写作中,如何突出景物特点? | | 3. 漫步分析 | 自读文中的句子,总结游览顺序。 | 自学完成后,各组代表分组讨论问题:
    - 在文中,作者前后一乐一忧,这是作者在什么情境下产生的情感变化?
    - 这种情感变化是如何通过移动、换景来表现的? | | 4. 策划撰写 | 组织小组,围绕游览顺序和情景特点,开展探究任务。 | 每组选择一个“问题点”,汇报讨论结果,并完成作文任务。 |

  7. 拓展思考

  8. (多媒体展示)
    | ⑴ 折叠问题:作者在叙述过程中用了哪些词语?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 | ⑵ 独立思考:根据你的观察,小石潭的水和鱼有什么特别之处?它们如何影响潭中的氛围? |

  9. 总结与扩展

  10. 教师:这篇散文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深沉与忧思。小石潭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这也体现了大散文的特点——借景抒情,通过细腻观察写出深刻的思想。

七、板书设计

| 步骤 | 内容 |
|--------|------|
| 1. 教学目标 | 理解文章特点,掌握写作方法 | | 2. 课前准备 | 学习《小石潭记》 | | 3. 教学重点难点 |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 |

八、作业

  1. 心理练习:每天观看一集自然风光的动画,记录自己的感受。
  2. 文言翻译:完成课后阅读任务,尝试翻译部分句子。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结合实际操作,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践性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石潭记》的内容和写作方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范文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tech/2025-08-09/29829.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