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约粮食班会教案1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值得我们珍藏的知识: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我们学会爱惜粮食时,不仅能为我们的校园增添一份温暖,也能给社会带来一份力量。
让我们走进课堂,一起探讨节约的重要性吧!
**揭示主题**
课上,我们发现许多同学都浪费了食物。看到他们不关灯、吃散落的饭、甚至把菜留给了别人的情景,同学们都表示感到遗憾。
老师的话常常能引发我们的思考:如果你们知道,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只知道吃一顿饭,那么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不是少算了自己吗?
**展开活动**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明白节约是怎样的重要,我们请来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毛主席。他在农村劳动时的生活十分艰难,但他始终把每一粒米的成本算在自己头上。
同学们都表示,毛主席小时候就是这么穷的,每天晚上都会睡一个硬板床,还穿一条布衣,连一条毛巾都要自己补。正是因为这样,他成为了我们的榜样!
**总结主题班会**
老师鼓励我们珍惜粮食,从今天做起,爱惜每一口饭。希望同学们今后也要像毛主席那样,在劳动中坚持自己的信念。
**节约粮食班会教案2**
**一、活动设计背景**
在幼儿用餐时发现幼儿不珍惜粮食,因此设计本课。
**二、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5、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够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中描绘的情景和人物动机。
**四、活动准备**
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五、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7页,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节约粮食班会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人类为什么要吃饭,知道吃饱饭的重要性。
2、让幼儿了解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知道不爱惜粮食是可耻的行为。
3、让幼儿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2、难点:幼儿了解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知道不爱惜粮食是可耻的。
**活动准备**
农民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劳动的图片,孩子们在不同情形下浪费粮食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吃饭。
1:我们平时都要吃饭,点心,水果,那我们不吃会怎么样呢?
2:幼儿自由讨论
3:教师小结,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吃饭,如果不吃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二、教师提问,你们在园里吃午饭时是怎样表现的呢?
1、幼儿回忆吃饭的情景
2、教师点评在吃饭时孩子们有那些不良行为,让 children understand that wasting food is a bad habit and it's not healthy to miss out on something essential。
三、教师出示农民不同时节在田里耕作的图片和孩子们在不同情形下浪费粮食的图片。
1、幼儿观察图片后讨论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和自己来浪费粮食的坏习惯。
2、教师总结;让幼儿明白粒粒皆幸苦,从而教育孩子要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四、教幼儿背诵古诗《锄禾》,升华爱护粮食的情感。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利用不同的图片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在讨论中逐渐明白吃饭的重要性,知道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认识到浪费粮食是可耻的。但是在教学活动进行中,孩子们在理解浪费粮食是一种坏习惯有点难,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要随时渗透爱惜粮食的观念,在有条件的时候带孩子们到乡下走走,让孩子们亲身经历劳动的艰辛,从而使他们的认识更加深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范文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tech/2025-10-26/31758.html
- 上一篇: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 下一篇: 初中《简爱》读后感600字(《简爱》的读后感6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