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原文
苏轼〔宋代〕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译文:
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头,鬓边生出了白发。
酒并非好酒,常因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多被云层遮住。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赏析:
词的上片寓情于景。词人首先写道:“世事一场大梦。”首句把人世喻为梦境。梦总是空虚的,转瞬即逝的。这里的“人世”与“梦”恰如《西江月·平山堂》中说的“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一样。词人借梦抒怀,以此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接着第二句写道:“人生几度秋凉。”其中,“新”与“几度”搭配,更好地表现了人生坎坷,人生的短暂,似如过客一样来去匆匆。可以说,词人在此感时伤怀。
于是,词人接着写道:“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这两句紧承“世事一场大梦”而来,进一步通过时令风物,来表现时光匆匆而引起心中的惆怅。从意思来看,前一句说秋风吹来,树叶零落,在回廊上发出声响。这是从视觉来写的,表现出了“秋风扫落叶”的凄凉。
下一句写人,写人对“秋风扫落叶”景象感受。悲秋,正是因为秋催人老去而伤感。词人把自然之景与人的感受结合起来,不但表现了季节的转换,还表现了时光易逝、容颜将老的无奈之感。
下片写独自一人于异乡看月的孤寂处境和伤时感事的思绪。“酒贱常愁客少”,委婉地点出作者遭贬斥后势利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月明多被云妨”,隐喻奸人当道,排斥善类,忠而被谤,因谗遭贬。以上两句,流露出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包含的情感非常丰富:有念怀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这一结拍,是一个天涯沦落人带着血泪的人生呐喊与宣泄。它巨大的悲剧力量,确乎令人荡气回肠。
整首词突出了一个“凉”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明月与孤灯等情感意象,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苏轼借写节候之“凉”,抒写人生之“悲凉”,表达了他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与这首词意境与主旨相似的就是那首写于密州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那首词中,苏轼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与这首《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相比,两词都是借写景抒怀,都渲染了一个“寒”、“凉”情绪意境,给词蒙上了一层深厚的情感意韵。所不同的是前者在于指出节候之“清寒”,后者重在喻示人生之“凄凉”。前者想象天上人间之“清寒”,后者 imag喻人间之“凄凉”;前者记天上人间之“寒”以反衬人世间值得留恋,后者写现实人间之“凄凉”,表现了季节的转换,也表现出时光易逝、容颜将老的无奈之感。两词相得益彰,情韵悠远,表达了饱受政治打击的苏轼对历史人生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
苏轼这首词也寄寓了一定的哲理意味。但这种哲理意味是通过营造一个完美的审美意境传达出来的。读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中秋之夜清寒的月色与空寂的回廊,孤独的词人身影与孤独的黯淡灯光,以及由此流露出来的词人深沉的人生思考与真挚的人世之恋,读者并不感觉到说理、议论的空洞与枯燥,而是为词中深沉的情感所打动,然后体验出作者蕴含于词中的哲理趣味。另外,苏轼是宋词派词人,而这位词人的风格柔婉,可以看出苏轼的词风也有悲情婉约的一面,这种哀怨隐忍之作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苏东坡词创作背景:
苏东坡(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苏轼是宋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词风豪放,意境开阔,充满了婉约与悲情并存的特点。苏轼的作品深广影响,被誉为“宋词之王”。他善于运用对仗工整、结构严谨的词体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苏轼的作品不仅在词坛上树立了不朽的地位,还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和敬仰。
苏东坡词赏析:
苏东坡的词风豪放,又不失婉约与悲情并存的特点。他的作品常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哲理。比如,在《逐水明村》这首词中,苏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的景色和隐境中的世态民变。这让我感受到苏轼不仅是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在词坛上,更是一位深入思考的文人。他的作品充满了思想的深度与情感的含蓄,令人回味无穷。
苏东坡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也不例外,整首词都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尤其是苏轼在开头部分提出的“世事一场大梦”,不仅表达了他对人生复杂性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的感慨,也让我们感受到词中蕴含的哲理思考。
总的来说,苏东坡的这首《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不仅是语言上的优美,更是情感上的深沉和思想上的升华。它的文字精炼凝练,意境深远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范文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tech/2025-08-10/29942.html
- 上一篇: 门店房屋租赁合同_简单的门店租房合同
- 下一篇: 瑶族的民风民俗作文_瑶族的民风民俗作文400字